探寻材料的多种玩法
上元幼儿园菜单学习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6/5 15:31:0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476次
皮亚杰提出:“学前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区域活动材料是儿童主动建构知识的支持物。材料不同,儿童的操作方法不同,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不同。为了提高教师对材料的运用能力,让区域材料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6月4日下午,何老师组织我园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菜单式学习,共同探寻材料的多种玩法。
活动的开始,何老师向我们阐明了“材料是区域活动的根本”这一核心观点,结合各班级区域游戏材料的现状,让我们明确了材料应该具有的“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接下来就是思维火花迸发的环节“一起玩材料”,各个年级组根据各自的主题进行游戏作品创作,在半小时内完成五种游戏或作品。
计时开始!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开始制作了,空旷的多功能厅瞬间变得喧闹了起来。小班的主题是“多变的树枝”,老师们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用刻刀、麻绳等工具对树枝进行创作,不一会一个个“皇冠”“梯子”“相机”等样子的游戏材料逐渐成型,玩法众多,新颖有趣;分园的小班则用树枝进行了美术作品的制作,简简单单的枝条、叶子在老师们的手下变成了海洋、房子、院子的美好画面,充满美感的同时还兼顾了锻炼孩子手指协调性、形状及长短感知等能力的契机;中班的“数字与游戏”主题与班级的益智区游戏息息相关,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种类繁多、开放性强的材料中,老师们经过慎重的思考、严谨的设计,结合数字中有趣的点数、分程、数量关系等知识点制作出了“数字高楼”“摆摆乐”“纸杯乐翻天”等游戏,可以投放到班级益智区、建构区,层次丰富、操作性强;大班的“纸盒大变身”主题也同样精彩,造型单一的纸盒、纸箱在老师们的组合拼接、剪裁、绘制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上元巴士”“快乐停车场”“光影小剧场”等大型玩具,各个造型都有模有样、吸引眼球,有心的老师们还为各个年龄段制定了不同层次的玩法。
制作完成后,大家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讲解说明,详细介绍了材料的运用和玩法,思维大碰撞,为大家提供了材料运用的新思路。最后,何老师就“投放开放性的区域材料时应遵循的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的讲解,结合现阶段班级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进步的空间,让老师们对接下来班级游戏材料的优化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提升了老师们对游戏材料理念的认识,也启发了教师充分运用材料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的思想智慧,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天,让我们再当一次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玩耍。用我们的专业好好爱孩子,相信孩子们一定能玩得更精彩、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