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享、交流、促成长—班本课程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1/4/1 8:57:25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407次
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的班本课程实施能力,3月31日,上元幼儿园进行了“班本课程分享会”为专题的课程审议活动,南京市教研室俞洋老师和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也莅临活动现场,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班本课程的开展让教师们对于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观察者、倾听者,而是追随儿童的需要与兴趣的支持者与引导者。
何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园课程模式,分别有园本课程、节日课程、班本课程等。班本课程,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与实施。作为教师应该不止上好园本课程,更应该善学多思,与孩子们共同创造适合孩子们独特个性的课程。班本课程的来源可能是季节气候的变化、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园内的自然资源引发、偶发事件的引发……
我园范茂芳老师分享了班本课程《国宝熊猫》,班级孩子以动物园中常见并感兴趣的动物为出发点,从孩子的视角,追随孩子的兴趣,生成的故事,孩子们在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讨论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等等,孩子们通过探秘大熊猫,创意作品大熊猫等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徐文婷老师分享了班本课程《探秘老门东》,孩子们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了老门东主题活动,通过调查表调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通过本活动,孩子们对南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阙濛老师分享了班本课程《最美中国亭》,根据蓝本课程《厉害了我的国》延伸而来,结合园本的建构特色,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了搭建活动,孩子们对亭子进一步了解,知道它的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的名称。
秦琳老师分享了班本课程《高铁来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及讨论投票,大部分孩子都有坐过高铁,有一定的经验,老师在活动中追随幼儿,利用谈话时间讨论下一次的活动内容,通过本活动,孩子们了解高铁的行驶的速度,乘坐高铁的流程等。
老师们的班本课程分享从课程的实施路径、课程的前期讨论、课程的实施过程与思考等多方面进行分享,以视频、音频生动的呈现了孩子们的收获与成长以及老师们对课程的理解与探索,得到了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班本课程分享后,丁琪老师对我们的班本课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赞赏!提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追随幼儿的脚步,利用周边资源进行开展主题课程。课程要源于孩子的生活、扎根生活!从问题出发,孩子的经验出手,从课程五大路径开展!俞洋老师也对活动进行点评,讲到课程的建设思路:
1.整体课程、基础课程、园班本实施
2.特色课程
3.班本课程、微型课程、项目课程(生本课程)
要追随幼儿的兴趣,审议推动,小组进行探讨……
班本课程实施流程:识别兴趣、整理经验、支持经验、丰富经验。
课程实施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强化班本课程;以幼儿认知为背景强化班本课程。
最后俞洋老师和丁琪老师对课程故事的结构要素梳理出了重要的几个点:如课程选取题材小而精,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识别、分析和思考;教师教育策略的推进;幼儿获得的发展、教师的感悟等。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用心体会,在感悟中交流互动,对“班本课程”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 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班级都是有个性的,班本课程,就儿童兴趣点出发,让孩子们直接从生活中去学习,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快乐的成长。